戳破“指鼠為鴨”!俠客島這樣引導熱點輿情
開欄的話 全媒體時代,做好熱點引導是主流媒體職責所在,也是新聞輿論工作重點難點。
在層出不窮的熱點面前,如何做到不失語、不誤語,引領導向、凝聚人心、澄清謬誤、明辨是非?
中國記協微信公眾號今天起開設“全媒體時代的熱點引導”欄目,希望通過案例分析,對主流媒體熱點引導工作有所啟發。
10月10日,中國記協新聞道德委員會開展“全媒體時代如何做好熱點引導”專題評議會,人民日報海外版融合協調部副主任張遠晴和大家分享了在“鼠頭鴨脖”事件中,關于熱點引導的心得體會。
他講到,今年6月,江西職!笆箢^鴨脖”事件席卷輿論場,事實證據不清、網上謠言猜忌眾多……迷霧重重,公眾亟需真實信息。
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“俠客島”迅速啟動熱點應急機制,以“消息+評論+視頻”組合拳的方式及時破局,有效在熱點事件中引導輿論,打了“漂亮的一仗”。
“俠客島”是怎么做到的?聽張遠晴娓娓道來——
戳破“指鼠為鴨”!俠客島這樣引導熱點輿情
張遠晴
(一)
今年6月,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發生“6.1食品安全事件”,也就是輿論場熟悉的“鼠頭鴨脖”事件,引起廣泛關注。
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“俠客島”各平臺迅速反應,以“消息+評論+視頻”組合拳的方式及時發布權威信息,表達新聞觀點,有效引導輿論。
尤其是微博評論“一顆老鼠頭為何要省級調查組才能夠查清”,單篇的閱讀量超過6230萬,話題閱讀量達到7.4億,成了當日爆款。
復盤此次輿論引導過程,我們認為央媒新媒體在引導社會熱點輿論中大有可為,有三字訣“穩、快、準”可以分享。
把握穩妥、回應質疑有理有據
“鼠頭鴨脖”事件發生以后,網友對于獲取真實信息的呼聲非常高,但當時事實證據不清,網上謠言猜忌眾多,不僅引發了次生輿情,還對事件調查帶來了負面影響。
面對眾說紛紜的輿情,“俠客島”各平臺發聲均以權威信息為基礎,在深度分析輿情走勢,準確推出原創評論產品,做到了事實準確、冷靜發聲、理性分析。
比如,6月5日,南昌市監局公開回應送檢樣品的是鴨脖,但是有關通報卻語焉不詳,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質疑。
輿情幾乎是一邊倒,經過對事情來龍去脈和輿情的仔細分析研判,“俠客島”視頻率先發聲“鼠鼠是鴨,錯在哪兒了”。
短視頻在全網播放量達到478萬,登上了頭條、抖音和微博的熱搜,相關的微博話題閱讀量也達到了2800萬。
反應迅速,及時啟動熱點應急機制
在基層突發的輿情事件報道當中,時效性與準確性尤為重要。對央媒新媒體來說,必須做到又快又準。
相較于以往的輿情,本次的“鼠頭鴨脖”事件時間跨度很長,從事件發生到省級調查組的成立歷經17天。同時,各層級的回應次數也比較多,輿情非常復雜。
南昌市監局通報推出以后不僅沒有平息輿情,反倒愈演愈烈,造成了二次輿情。
6月17日中午,江西省聯合調查組通報了“鼠頭鴨脖”事件的最新調查結果,“俠客島”立即啟動了熱點應急機制。當時,我們同事在開車,立馬就把車停在路邊,開始在微信群里討論怎么做應急處理,怎么跟領導及時做選題的溝通。
我們在1小時之內推出了微評“一顆老鼠頭為何要省級調查組才能查清”,很好地呼應了江西省官方的權威調查和處理結果,在央媒中穩妥而響亮地發出了第一聲。
觀點深刻,關鍵問題能抓得準
在輿情紛繁復雜的關口,央媒新媒體既要善于發第一聲,更要保證這第一聲能夠抓住關鍵問題,直擊痛點,讓網友讀了以后有種“說出了我心里話”的共鳴,最終達到一錘定音、凝聚網絡共識的效果。
舉個例子,這次微博400余字的短評“一顆老鼠頭為何要省級調查組才能查清”。這個標題直截了當,點出了網友的心中困惑。
短評反思了此次事件帶來的深刻教訓,指出“鼠頭鴨脖”事件本來不難證實,但是最終要靠省級調查組介入才能查清,浪費了大量的行政資源,更傷害了基層組織和有關單位的公信力,暴露了有些部門一有輿情就遮掩逃避,不作為、亂作為的工作作風。
短評還提出“實事求是”才是解決問題平息輿情的最好辦法,這些觀點都被其他媒體廣為引用,甚至有一些外媒也引用了我們的觀點。
不少網友表示:“俠客島”評到了點子上!
對央媒新媒體來說,必須充分利用權威性、發揮專業性、增強主動性,應對社會輿論熱點。
(二)
我們認為,面對輿論熱點要解決三個問題:
一是視而不見,對社會不良現象聽之任之。
二是見而不應,當愛惜羽毛的紳士。
三是應而無果,回應沒有掌握好時度效,盲目下場。
輿論引導是媒體天職,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下,我們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大量自媒體,他們依靠便捷而小巧的信息生產模式,在熱點回應上具有很強的優勢。
相對而言,我們的熱點回應反射弧較長、品牌包袱較重,沒法像一些自媒體一樣隨便找個熱點,說好說壞可以不負責任。
但這并不是說我們機構媒體在熱點回應上毫無長處。
我們認為有三點:
一是用好身份。機構媒體的最大優勢是身份帶來的權威性和專業性,在眾聲喧嘩的網絡輿論場,這是稀缺資源,要用好這個特殊身份。
二是伺機而動。不少輿論熱點往往基于一面之詞,缺乏明確事實。這種情況下,我們覺得可以讓子彈飛一會兒。但我們需要隨時監控輿情子彈的飛行軌跡,尋找最佳的干預時機。
這跟敢于發第一聲并不矛盾,在事實清楚的熱點面前,第一聲就是要快速輸出觀點,引導輿論,但是在事實不清的熱點面前還得要照顧到效果,不能盲目追求速度,讓自己掉到輿情的坑里,損害了媒體的權威性,一句話就是最終還是以效果來論英雄。
三是敢于擔當。媒體的熱點引導需要建立應急響應機制,讓新媒體團隊充分發揮輿情輿論輕騎兵的特殊作用,鼓勵創新新媒體形態,積極搶占輿論陣地。
對輕騎兵的輿論引導效果我們要看整體、看大局,嚴格落實“三個區分開來”的標準,為敢于發聲的新聞工作者撐腰。
作者: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“俠客島”張遠晴 編輯:劉卓文